长平之战系列故事之十二 赵庄村名有来头

08-06已围观评论
       高平城东近郊赵庄,为八百余户之大村。依本地习惯而论,凡以姓氏冠名之村庄,皆因该村某某姓氏最多而得名。如张庄、郭庄、吴庄,便是张、郭、吴姓在该村为大姓,户数最多。赵庄却不然,这样的大村,千百年来,几乎无一户姓赵。这是什么原因呢?答曰:和“白起坑赵”有关。
       长平大战之前,这里已是个人烟稠密的村子。战争一起,秦军一来,村子遭了大劫。房屋烧光了,牲口抢走了,青壮年被抓去了,老弱病残有的冻饿而死,有的惨遭杀戮。待到大战结束,这里已成一片废墟。
       百姓们目睹村子惨状,想到过去安稳时光,更加思念故国,痛恨暴秦。可是上党大地都成了秦国的天下,恨秦又有何用?为使子孙后代不忘故国,他们偷偷到围城村将赵括的尸体运回来,用榆木刻制了一颗脑袋(因赵括尸体已无头颅),安葬在村北二仙岭上。
       百姓为何这样厚待赵括?因赵括是赵孝成王命名的统帅,安葬赵国之帅,意在思念赵国。为了让子孙不忘赵国,便干脆将村名称为赵庄。
       这个村最大的王姓宗谱上(明清年间)曾记载:赵庄者赵国之墟也!
       由此可见,赵庄村名来历不枉。

 
 
留言与评论(共有 0 条评论)
   
验证码:

搜索